昨日(4月17日)
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广场
春日暖阳下
20余个古旧书摊前人头攒动
有捧着哲学经典的博士生
有选择推理小说的大一学生
还有细心翻阅线装书的退休教授
……
在第30个国际读书日降临之际
中关村结业季活动特别板块
“旧书新知·读书育人”高校旧书阛阓活动
走进北京大学
正式拉开了
2025年海淀区“书香海淀 阅享芳华”
国际读书日系列活动的前奏
“书流动得越频频,
常识就越有生命力”
“这本《战役与国家构成》是学姐经过图书漂流送给我的,现在我想把它传递给更多人。”北大社会学系学生李英姿把书送到了图书漂流站,换走了她喜爱的推理小说《挂钟馆事情》。
人群中,一位正在书摊前选书的白叟引起了记者的留意。经了解,这位74岁的白叟是《咏史为鉴》的作者方旗,作为北大教师家族,他终身与书为伴。“科技与文明,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他说,“中华优异传统文明是民族的根脉,若不在展开中传承,咱们就会失掉最名贵的精神家园。自然科学推动社会进步,但若没有文明素质的滋补,展开就会失掉魂灵。海淀图书馆每年举行的读书日换书活动,正是传承文明的好方法。书流动得越频频,常识就越有生命力。”
在古籍货摊前,北大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生郭雪晴正专心肠翻阅着一本泛黄的《坛经》。她轻轻抚过册页,又拿起周围的《四书章句集注》,最终将两本古籍都收入囊中。“这些经典著作就像一面镜子,每次阅览都能照见新的考虑。”她小心肠将书装进布袋,“在北大读书的这些年,最美好的事便是能在这样的书市里遇见一本本好书,让考虑不断深化。”
4月17日、18日
北大学校内的百周年纪念讲堂广场
变身展览、阛阓、活动融为一体的
沉溺式阅览空间
为师生构筑起一方书香氤氲的精神家园
“旧书新知”阛阓
将走进海淀8所高校
我国书店、孔夫子旧书网、
斯多格书乡、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
20多家文明单位参加此次活动
带来丰厚的绝版学术专著、
珍本线装书、外文原版客籍等
满意北大学子的各类需求
方所北京店货摊前人头攒动,工作人员表明,方所北京店不只在此次阛阓上带来了很多嘉宾签名本,还计划在店内举行更多文明活动。
世纪文景出书团队的货摊相同热烈。工作人员介绍:“咱们带来了近300本社科、文学、艺术类书本,一个多小时就售出一半。”作为上海人民出书社旗下品牌,团队表明将继续支撑海淀区此类文明活动。
除了阛阓,本次活动还专门设置了“海淀请您来读书”主题展览,书展内容选用报纸专题评论的节选,协助读者快速了解一本书、一个作者的特征。书展承办方新京报评论周刊节选了部分金句,做成“书脊签”,赠送给现场的学子。
青年作家阿痴(本名徐芬)和戴潍娜进行现场签售,并带来精彩的共享活动,给北大学子们进行好书引荐。阿痴带来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问道江南西》,“我的新书探讨了人生意义的寻找,希望能协助年轻人找到自己的方向。其实答案就在脚下——接收命运,尽力前行。”她说。
北大学子在此次活动中不只能够享用淘旧书、逛书展的趣味,还有时机参加各种互动体会活动。在图书漂流环节,活动参加者能够将搁置的书本放入漂流站的盲袋里,写下寄语与别人共享阅览的趣味,一起带走一本“漂流”而来的书。“将日子拼成诗”“图书置换”“套圈小游戏”“我的‘书’适圈”“书海中的花海”等活动也在书香气氛中为北大学子带来异样趣味。
据了解,北京大学旧书阛阓活动是2025年系列活动的首场。接下来,旧书阛阓活动将在4月至10月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我国农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清华大学等7所海淀区重点高校,与全区400余场阅览活动一起织就海淀的书香地图。
每年2000万资金扶持
海淀实体书店建造成果亮眼
“2024年,海淀区展开全民阅览活动1500余场,惠及读者600万余人次。”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海淀区以“展开新质生产力、建造国际领先科技园区”为总抓手,坚持文明科技双轮驱动,深化推动文明赋能提质,进一步完善全民阅览服务体系建造,建立阅览推行普惠渠道,扩展优质文明产品供应力度,聚集建造社会主义文明强国等严重主题,结合海淀特征文明,展开了丰厚多彩的文明活动。
无论是全民阅览,仍是书香海淀,都离不开书店这一载体。海淀区在实体书店建造方面继续发力,自2020年起建立每年规划2000万元的实体书店扶持资金,并在2024年的扶持方向中鼓舞展开“旧书新知”服务。到2025年3月,海淀区实体书店总数为248家,其间书城6家、商场书店31家、学校书店35家、园区书店13家。
海淀区将
以“书香海淀 阅享芳华”系列活动为关键
继续推动“书香海淀”建造
高水平打造新时代文明高地、
高质量做好全民阅览文章
助力海淀高质量展开
记者:李平
修改:李祎乔
来历:北京号
作者:北京海淀官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