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年初,大批美国TikTok用户涌入小红书APP,美国网民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对中国有了全新的认识,更与中国网友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信息“大对账”。从教育、医疗到工资、房价,生活在地球两端的中美网友,进行了一场“没有中间商赚信息差”的直接交流,彼此聊起了真实生活。
“等等,你们有全民医保?坐救护车去医院这么便宜?”在小红书上,一位美国网友惊讶地问道,“我从小就被教育,即使骨折或受伤,也不能轻易叫救护车,因为那要花费3000美元,除非我快要死了。”
在评论区,一位网友问道:“3000美元占你月工资的比例是多少?”美国网友julianna认真地回复说:“我所在的州每周工作40个小时,在扣除税款之前,一个月的收入大约是3000美元。这意味着救护车的费用几乎相当于我整个月的收入。”
“以前中国的救护车是免费的,但是很多人胡乱打救援电话浪费资源,所以现在按照距离收费,但花费大概在几百元人民币。”在评论区有中国网友进一步解释。
另一位来自美国的网友Flex评论道:“我以慢性病患者的身份发言,你要么每月支付数百美元的医疗保险,要么根本得不到医疗保障。对于大多数有保险的人来说,医疗费用仍然过于高昂,医疗资源非常有限。”
这些真实的分享让中国网友对美国的医疗体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引发了对两国医疗保障差异的广泛讨论。
通过小红书对账,美国网友们第一次了解到,在中国,看病就医可以如此便捷且经济实惠。普通医生的挂号费只需十几块钱人民币,有的专家号也仅需几十块钱,叫一次救护车的价格便宜到让美国网友难以置信。有美国网友说,拍个CT都会给普通家庭带来负担。
一位美国网友在哽咽着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跟我的中国新朋友聊天,他上大学的学费每年是798美元。这让我感到愤怒,我为了上大学欠了45万美元的债,我好像签了个‘奴隶合同’。”
“我正在偿还35万美元的学生贷款,由于贷款利息,我的欠款比我的贷款多出了10万多美元。”“为了上大学,我不得不贷款10万美元,幸运的是,在我获得学位后,学校因欺诈而陷入困境,我不用还钱。”一些美国网友在评论区里分享。
在美国,许多大学生都需要仰赖助学贷款完成学业,但高昂的学费和长期的还款计划给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根据2024年初“教育数据倡议”组织最新数据显示,约4360万美国人背负联邦学生贷款债务,占美国成年人口的17%。更有报告显示,有数百万名50岁以上的美国人仍然没有还清学生贷款。
更让美国网友惊讶的是,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几乎是免费的。即使进入大学,国家也提供助学贷款等支持政策,让学费压力变得微不足道,这与美国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些对比让中国网民对美国的教育滤镜碎了一地。美国在教育、医疗、生活成本等方面的现实压力,让中国网民意识到,美国并非想象中的“天堂”。中国在教育、医疗和生活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也让中国网民更加珍惜自己国家的发展成果。
原本以为外国网友来到中国的社交软件会有点隔阂,没想到大家聊得这么开心。许多美国网友纷纷表示自己开始尝试中国网友推荐的养生方法和美食。
比如,一位美国网友说:“加入小红书前,我每天的标配是咖啡,现在我开始喝枸杞苹果红糖水了。”还有美国网友表示:“我现在不仅喝热水,也开始喝茶了,还打算订购一台豆浆机。”“我还特意买了一个养生壶。睡前泡脚和吃莲子零食,让我睡得像婴儿一样熟。”“我从咖啡成瘾已经变成了对茶痴迷。”
还有网友分享了刚学会的中国美食:“我学会了用盐蒸橙子,也学会了做鸡蛋羹,这简直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鸡蛋布丁。”这些分享不仅展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也让更多的外国网友感受到了中国生活方式的魅力。
中国网友感慨这是一场新时代的“洋悟运动”。美国网友的到来,打破了信息壁垒,认识了真正的中国。与此同时,中国网友也了解到真实的美国。
中美网民通过愉快的互动,才发现原来中国远不是部分西方媒体所渲染的那样。“原来我过去认知里和想象中的中国很多都不是真的,想来一趟ChinaTravel,自己去感受一下。”一位美国网友诚恳地说。
2025年年初,大批美国TikTok用户涌入小红书APP,美国网民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对中国有了全新的认识,更与中国网友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信息“大对账”。从教育、医疗到工资、房价,生活在地球两端的中美网友,进行了一场“没有中间商赚信息差”的直接交流,彼此聊起了真实生活。
“等等,你们有全民医保?坐救护车去医院这么便宜?”在小红书上,一位美国网友惊讶地问道,“我从小就被教育,即使骨折或受伤,也不能轻易叫救护车,因为那要花费3000美元,除非我快要死了。”
在评论区,一位网友问道:“3000美元占你月工资的比例是多少?”美国网友julianna认真地回复说:“我所在的州每周工作40个小时,在扣除税款之前,一个月的收入大约是3000美元。这意味着救护车的费用几乎相当于我整个月的收入。”
“以前中国的救护车是免费的,但是很多人胡乱打救援电话浪费资源,所以现在按照距离收费,但花费大概在几百元人民币。”在评论区有中国网友进一步解释。
另一位来自美国的网友Flex评论道:“我以慢性病患者的身份发言,你要么每月支付数百美元的医疗保险,要么根本得不到医疗保障。对于大多数有保险的人来说,医疗费用仍然过于高昂,医疗资源非常有限。”
这些真实的分享让中国网友对美国的医疗体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引发了对两国医疗保障差异的广泛讨论。
通过小红书对账,美国网友们第一次了解到,在中国,看病就医可以如此便捷且经济实惠。普通医生的挂号费只需十几块钱人民币,有的专家号也仅需几十块钱,叫一次救护车的价格便宜到让美国网友难以置信。有美国网友说,拍个CT都会给普通家庭带来负担。
一位美国网友在哽咽着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跟我的中国新朋友聊天,他上大学的学费每年是798美元。这让我感到愤怒,我为了上大学欠了45万美元的债,我好像签了个‘奴隶合同’。”
“我正在偿还35万美元的学生贷款,由于贷款利息,我的欠款比我的贷款多出了10万多美元。”“为了上大学,我不得不贷款10万美元,幸运的是,在我获得学位后,学校因欺诈而陷入困境,我不用还钱。”一些美国网友在评论区里分享。
在美国,许多大学生都需要仰赖助学贷款完成学业,但高昂的学费和长期的还款计划给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根据2024年初“教育数据倡议”组织最新数据显示,约4360万美国人背负联邦学生贷款债务,占美国成年人口的17%。更有报告显示,有数百万名50岁以上的美国人仍然没有还清学生贷款。
更让美国网友惊讶的是,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几乎是免费的。即使进入大学,国家也提供助学贷款等支持政策,让学费压力变得微不足道,这与美国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些对比让中国网民对美国的教育滤镜碎了一地。美国在教育、医疗、生活成本等方面的现实压力,让中国网民意识到,美国并非想象中的“天堂”。中国在教育、医疗和生活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也让中国网民更加珍惜自己国家的发展成果。
原本以为外国网友来到中国的社交软件会有点隔阂,没想到大家聊得这么开心。许多美国网友纷纷表示自己开始尝试中国网友推荐的养生方法和美食。
比如,一位美国网友说:“加入小红书前,我每天的标配是咖啡,现在我开始喝枸杞苹果红糖水了。”还有美国网友表示:“我现在不仅喝热水,也开始喝茶了,还打算订购一台豆浆机。”“我还特意买了一个养生壶。睡前泡脚和吃莲子零食,让我睡得像婴儿一样熟。”“我从咖啡成瘾已经变成了对茶痴迷。”
还有网友分享了刚学会的中国美食:“我学会了用盐蒸橙子,也学会了做鸡蛋羹,这简直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鸡蛋布丁。”这些分享不仅展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也让更多的外国网友感受到了中国生活方式的魅力。
中国网友感慨这是一场新时代的“洋悟运动”。美国网友的到来,打破了信息壁垒,认识了真正的中国。与此同时,中国网友也了解到真实的美国。
中美网民通过愉快的互动,才发现原来中国远不是部分西方媒体所渲染的那样。“原来我过去认知里和想象中的中国很多都不是真的,想来一趟ChinaTravel,自己去感受一下。”一位美国网友诚恳地说。
近日,拥有3700万粉丝的美国网红“甲亢哥”IShowSpeed来到中国,首站上海就开启了长达6小时的直播,这一事件瞬间在外网掀起了舆论热潮。仅其在上海直播的6小时,就吸引了560万人...
美国网友对中国故事的接受程度与其对中国现实生活的了解程度有关,中国媒体应更注重提供有情绪价值的内容。 我尖锐反驳过张雪峰老师“学新闻就打晕”的暴论,但过年时跟一位...
快科技6月23日消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近日公开表示,大学生入学费用十几年没变,应适当放开价格与工资联动。 王一鸣表示,我国服务领域中,医疗、交通运输、教育、城市公用事...
指出,美国封禁TikTok的尝试更像是数字殖民主义,其结果适得其反,凸显了数字时代叙事操控的局限性。这一反向的“柏林墙时刻”,预示着全球数字权力的重构,或许是中国最大的软实力胜利之一。...
3月24日,美国网红Speed(也被称为甲亢哥)来到了中国进行旅游,整趟行程几乎全程直播,记录下了自己在中国的点点滴滴。 可能对于很多网友来说...
近日,大批美国“TikTok 难民”涌入小红书等中国软件,在没了西方媒体这一“中间商”后,中美网友开启了直来直往的拉家常模式,一场跨越太平洋的“全民对账”连夜开启。...